教育教学

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生活动 · 研究生学生生活 · 正文
学高为师,教益为友 | 化工系“良师益友”研讨会
2020-10-21

学高为师,教益为友 | 化工系“良师益友”研讨会

10月21日下午,清华大学化工系“良师益友“研讨会在东阶梯教室举行。此次研讨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进行,化工系党委书记王铁峰老师,系教学委员会主任、第十七届“良师益友”评选活动正式提名教师刘铮老师,系党委副书记吕阳成老师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化工系全体研究生分别以现场参与和线上直播的方式参与了本次交流讨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2019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也指出,要持续开展优秀教师选树宣传,营造尊师重教分为。响应中央号召,清华大学教育工作研讨会和研究生教育发展改革大会强调要加强对优秀教师的宣传,更好的发挥导师引路人、同路人的作用。


为了发挥导师作为良师益友对学生成长的榜样示范作用,从1998年起,清华大学开始举办“良师益友”评选活动,选出同学们心中“立德为首、学高为师、教益为友、育人为本”的优秀教师代表,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尊师重教氛围和导学共进关系。为树立师德典范,塑造研究生心目中的理想教师形象,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清华大学研究生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第十七届“良师益友”评选活动,我系刘铮老师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参与了此次评选。本次研讨会邀请刘铮老师、王铁峰老师和吕阳成老师与同学们共谈研究生阶段的师生关系与学习生活。


           


刘铮老师与研究生同学就一些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是什么样的?“

同学1:导师能和同学多多交流,关心同学的学习与生活,师生真正成为朋友

同学2:具有“人格魅力“,思想上能够起到引领作用

    刘老师通过自己在MIT访问的经历分享了自己心目中“好导师“应有的样子。MIT让他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其培养出了全美化工行业很大一部分的杰出人才。好导师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人才,导师的作用更多的是搭建一个桥梁,帮助同学拥抱挑战。好导师确实能够帮助同学,化工系许多课题组也有着师生传承续写对民族贡献的历史的优良传统,导师在自己有所贡献的同时,应该能够把更多的同学带上为国家、民族发展贡献力量的道路。


我希望做什么样的课题?

同学1:作为一个研究生,课题应该要有一定意义,同时又符合自己的兴趣。另外从心理上来说,希望所选课题有较大的完成可能性

同学2:对化工行业有意义的课题,同时通过课题研究能够提升自己的实验能力、培养解决科学问题的思维方式

    刘老师认为,一开始做科研的时候同学们都有凌云壮志,但人生是一次长跑,不在于第一二圈跑多快。研究生阶段重要的是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要带有功利性的思想去选择课题,不应该以近期的成果去评判自己课题的重要性。导师的想法有时也不是完全正确的,他更多的是给同学提供一个的方向,应该鼓励学生去挑战导师,鼓励优秀学者与优秀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


“我对未来发展的期望,希望导师给予XXX方面的指导”

同学1:希望课题能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相结合。期待导师能指明课题方向,进行思维上的指导,同时能够给学生给予更多鼓励。

同学2:希望能够珍惜自己接下来的学习时间。科研上,导师能在细节上多指导;生活上,导师能够用丰富的人生阅历为同学答疑解惑。

刘老师通过自己与他的学生们的例子,告诉同学们目前做的许多课题都是在推动本学科前沿的发展,老师和同学们都是学术山峰上的攀登者,导师起到引路人的作用,但需要大家一起来探索。做的好的团队会围绕一个方向,变换出不同的答案。研究中不用忌讳自己做的是传统领域,要看自己的事业是不是可以续写这个领域的新篇章。对一个领域的理解,如果没有几代人,故事是讲不完整的。对于就业,老师认为只要自己做的足够优秀,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就会有好的工作机会找上门来。同学们不要过早的定义自己的目标,十年磨一剑,应该先增强自身的本领,练就一块“发光的金子”。


“当前的中美冲突,我的担心”

同学:冲突使贸易被套上政治的枷锁。美国对一些高新技术都实行了封锁,我们应该在高精尖领域继续做出一些贡献,增强民族的底气

    刘老师指出,中美冲突确实造成了一些影响,同学们有长远的科学理想,不能把路限定在某一个国家,鼓励大家更多关注国内的学者,尤其是年轻的教师。出国只是做学问的一个途径,还是有很多其他途径可以选择。


   研讨会最后,吕阳成老师作会议总结,感谢了刘铮老师与同学们的分享,鼓励同学们植根中国,放眼世界,锤炼自己的本领并多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同时指出年轻的老师既要给同学们指路,也要知道眼前的问题,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作为同学们成长路上的铺路石。


 


学高为师,教益为友;教书育人,以身作则。园子里走过一代又一代的学术大师、兴业之士和治国之才,正是因为有这样良好的师生交流、导学共进,老师们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学子,学生的诉求和朝气同样也影响着老师们,我们才不断前进、不断革新,不断的践行着属于我们的清华精神!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化工系工物馆   邮编:100084
Email:chemeng@tsinghua.edu.cn

Copyright © 2020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