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首尔国立大学化学系副教授Jongwoo Lim做客清华大学化工系建系8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暨化工系绿电化工研究中心学术论坛第十七讲,并作了题为“锂离子电池动力学:从单颗粒到全电池(Lithium-ion Battery Dynamics: From Single Particles to Cells)”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化工系主任张强教授主持,吸引30余名师生积极参加。
在报告中,Jongwoo Lim副教授从多尺度角度系统阐述了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内在机制。他指出,锂离子在电池运行过程中经历了从原子尺度晶格结构到微观多孔电极、再到全电池结构的跨尺度迁移过程。电极内部由大量晶体结构和表面性质各异的颗粒紧密堆积而成,这种复杂的异质性决定了锂离子传输行为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通过先进的分析与表征手段,研究团队揭示了纳米尺度离子传输与宏观电化学响应之间的内在关联,并进一步说明了其对充放电效率、容量衰减及热稳定性等关键性能指标的深远影响。Jongwoo Lim副教授强调,深入理解这些跨尺度动力学过程,对于优化新一代电池材料和设计、提升安全性、寿命和整体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互动环节,Jongwoo Lim副教授与在场师生围绕多尺度表征技术、电极结构优化、电池热管理等前沿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他还结合自身在可充电电池、电化学制氢及二氧化碳转化等领域的研究经验,分享了对能源转型与气候变化背景下电化学体系未来发展的思考。
本次讲座不仅深化了师生对锂离子电池多尺度动力学的理解,也为推动跨学科研究与国际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学术平台,进一步激励青年学子面向全球能源挑战,勇于探索真问题、真研究问题,为绿色能源未来贡献智慧与力量。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