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首届清华大学绿色生物制造国际夏令营在英士楼顺利闭幕。本次夏令营由工业生物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绿色生物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与清华大学化工系联合主办,来自希腊、瑞士、摩洛哥、马来西亚、越南、澳大利亚、巴基斯坦7个国家的优秀学子齐聚清华园。在为期近一个月的国际夏令营活动中,通过学术探索、科研实践与文化交流,开启了一场深度融合的跨国研学之旅。
开营启幕:搭建跨文化交流平台
7月2日,夏令营开营仪式在英士楼201会议室举行。工业生物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化工系生物化工研究所所长李春教授致欢迎辞,向远道而来的国际学子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清华大学在绿色生物制造领域的学科优势与科研布局。实验室副主任戈钧教授作为夏令营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涵盖学术研讨、实验实践、文化体验等板块的日程安排。营员们通过自我介绍与深度交流,结合个人研究兴趣选定了课题实践方向,为后续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

学术领航:前沿报告夯实科研基础
夏令营期间,李春教授、戈钧教授、陈国强教授、蒋国强副研究员先后受邀授课,围绕绿色生物制造领域的前沿技术、研究热点及产业化应用展开深度解析,为营员系统梳理了学科发展脉络,助力其把握领域核心进展,为科研实践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支撑。

实践赋能:实验室中锤炼科研能力
本次夏令营以“沉浸式科研实践”为特色,设置5项课题实践项目,由清华大学研究生担任指导助理,一对一带领营员深入实验室,参与实验设计、操作与数据分析。营员们在亲自动手实践中深化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了科研思维,提高了动手能力。

文化浸润:感知清华精神与中国魅力
为帮助国际学子深入了解清华历史与中华文化,夏令营精心组织了校史馆参观与校园研学活动,营员们在志愿者研究生的带领下品读清华百年发展历程,深刻感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的精神内涵。此外,营员们利用科研间隙走访了北京历史文化景点,体验特色美食,在跨文化互动中增进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认知,与我校化工系师生结下深厚友谊。

圆满收官:成果分享共话未来
7月28日,闭幕式上,营员们通过PPT汇报形式展示了课题实践成果,分享了在清华园的研学收获与文化体验感悟。李春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肯定了营员们的积极参与和优异表现,祝贺他们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并寄语学子们以本次夏令营为契机,持续关注绿色生物制造领域发展,成为国际学术交流的纽带。

本次国际夏令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暑期项目资助,得到清华大学国际处、国际学生学者中心、学生社区中心、注册中心、信息化技术中心及体育部等多部门协同支持。本夏令营由清华大学化工系、工业生物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绿色生物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师生全程参与筹备与执行,为国际青年学子搭建了学术交流与文化互鉴的桥梁,助力推动绿色生物制造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人才培养。